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故障分布
系统故障:整个控制系统失效的总故障。
当执行到NSTL指令或NSTP指令时,将开始执行由SSTP指令所指定的编号的步进过程。
在步进梯形图程序中,某个步进过程是由SSTP指令到下一个SSTP指令或STPE指令之间的程序指定的。
下表为各型可使用SSTP指令的点数。
举例
可以方便地进行顺序控制、选择分支控制、并行分支控制等操作。
一顺序控制
按次序进行切换和只执行所需要的过程。
一选择分支控制
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并执行相应的过程。
一并行分支控制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开关量顺序控制,它按照逻辑条件进行顺序动作,并按照逻辑关系进行连锁保护动作的控制,及大量离散量的数据采集。传统上,这些功能是通过气动或电气控制系统来实现的。1968年美plc倒车雷达国GM(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气控制装置的要求,第二年,美国数字公司研制出了基于集成电路和电子技术的控制装置,首次采用程序化的手段应用于电气控制,这就是第一代可编程序控制器,称Programmable Controller(PC)。
个人计算机(简称PC)发展起来后,为了方便,也为了反映可编程plc接线图画法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可编程序控制器定名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PLC发展*快的时期,年增长率一直保持为30~40%。在这时期,PLC在处理模拟量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人机接口能力和网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PLC逐渐进入过程控制领域,在某些应用上取代了在过程控制领域处于统治地位的DCS系统。
PLC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特别是顺序控制中的地位,在可预见的将来,是无法取代的。
只有10%的故障发生在可编程控制器中。90%的故障发生在I/O模板中,
要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系统设计中要注意外部设备的选择,在可编程序控制器中我们要提高I/O模板的维修能力,缩短平均维修时间
、梯形图中的触点应画在水平线上,而不能画在垂直分支上,如图1 (a),由于X005画在垂直分支上,这样很难判断与其他触点的关系,也很难判断X005与输出线圈Y001的控制方向,因此应根据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的原则。正确的画法如图1 (b)
二、不包含触点的分支应放放在垂直方向,不应放在水平线上,这样便于看清触点的组和对输出线圈的控制路线,以免编程时出错。如图2所示。
三、在有几个串联电路相并联时,需抖触点*多的那条串联电路放在梯形图的*上面,在有几个并联电路串联时使用的指令较少,应将触点*多的那个并联放在梯形图的*左面,这样所编的程序比较明了,如图3所示。
四、按梯形图编制程序时一定要按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
五、在画梯形图时,不能将触点画在线圈的右边,而只能画在线圈的左边,如图4所示。
本示例讲述了怎样用第三部分软件,由Windows应用程序,从SIMATIC S7-200系列CPU中读数据。本例模仿一个简单的‘泵站’系统,把数据发送到Microsoft Excel中小同的位置。
硬件和软件要求
硬件
SIMATIC CPU 214或212
软件
如图7-21a所示的点对点结构的连接方式,称为1:1HOST Link通信方式。CPM1A系列PLC没有RS232C串行通信端口,它是通过外设通信口与上位机进行通信的,因此CPM1A需配置RS232C通信适配器CPM1-CIF01(其模式开关应设置在“HOST”)才能使用。1:1 HOST Link通信时,上位机发出指令信息给PLC,PLC返回响应信息给上位机。这时,上位机可以监视PLC的工作状态,例如可跟踪监测、进行故障报警、采集PLC控制系统中的某些数据等。还可以在线修改PLC的某些设定值和当前值,改写PLC的用户程序等.
分析设计法是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基本控制环节(单元电路)或将比较成熟的电路按其联锁条件组合起来,并经补充和修改,将其综合成满足控制要求的完整线路。当没有现成的典型环节时,可根据控制要求边分析边设计。
分析设计法的优点是设计方法简单,无固定的设计程序,它是在熟练掌握各种电气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和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电气控制电路能力的基础进行的,容易为初学者所掌握,对于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电气技术人员来说,能较快地完成设计任务,因此在电气设计中被普遍采用;其缺点是设计出的方案不一定是*佳方案,当经验不足或考虑不周全时会影响线路工作的可靠性。为此,应反复审核电路工作情况,有条件时还应进行模拟试验,发现问题及时修改,直到电路动作准确无误,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为止。
2、逻辑设计法
逻辑设计法是利用逻辑代数来进行电路设计,plc编程工资多少一个月的拖动要求和工艺要求出发,将控制电路中的接触器、继电器线圈的通电与断电,触点的闭合与断开,主令电器的接通与断开看成逻辑变量,根据控制要求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用逻辑关系式来表达,然后再化简,做出相应的电路图。
逻辑设计法的优点是能获得理想、经济的方案,但这种方法设计难度较大,整个设计过程较复杂,还要涉及一些新概念,因此,在一般常规设计中,很少单独采用。其具体设计过程可参阅专门论述资料,这里不再作进一步介绍。
一选择分支控制
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并执行相应的过程。
一并行分支控制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开关量顺序控制,它按照逻辑条件进行顺序动作,并按照逻辑关系进行连锁保护动作的控制,及大量离散量的数据采集。传统上,这些功能是通过气动或电气控制系统来实现的。1968年美国GM(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气控制装置的要求,第二年,美国数字公司研制出了基于集成电路和电子技术的控制装置,首次采用程序化的手段应用于电气控制,这就是第一代可编程序控制器,称Programmable Controller(PC)。
个人计算机(简称PC)发展起来后,为了方便,也为了反映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可编程序控制器定名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PLC发展*快的时期,年增长率一直保持为30~40%。在这时期,PLC在处理模拟量能力、数字运算能力、人机接口能力和网络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PLC逐渐进入过程控制领域,在某些应用上取代了在过程控制领域处于统治地位的DCS系统。
PLC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PLC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特别是顺序控制中的地位,在可预见的将来,是无法取代的。
只有10%的故障发生在可编程控制器中。90%的故障发生在I/O模板中,
要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系统设计中要注意外部设备的选择,在可编程序控制器中我们要提高I/O模板的维修能力,缩短平均维修时间
、梯形图中的触点应画在水平线上,而不能画在垂直分支上,如图1 (a),由于X005画在垂直分支上,这样很难判断与其他触点的关系,也很难判断X005与输出线圈Y001的控制方向,因此应根据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的原则。正确的画法如图1 (b)
二、不包含触点的分支应放放在垂直方向,不应放在水平线上,这样便于看清触点的组和对输出线圈的控制路线,以免编程时出错。如图2所示。
三、在有几个串联电路相并联时,需抖触点*多的那条串联电路放在梯形图的*上面,在有几个并联电路串联时使用的指令较少,应将触点*多的那个并联放在梯形图的*左面,这样所编的程序比较明了,如图3所示。
四、按梯形图编制程序时一定要按从左至右,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
五、在画梯形图时,不能将触点画在线圈的右边,而只能画在线圈的左边,如图4所示。
本示例讲述了怎样用第三部分软件,由Windows应用程序,从SIMATIC S7-200系列CPU中读数据。本例模仿一个简单的‘泵站’系统,把数据发送到Microsoft Excel中小同的位置。
硬件和软件要求
硬件
SIMATIC CPU 214或212
软件
如图7-21a所示的点对点结构的连接方式,称为1:1HOST Link通信方式。CPM1A系列PLC没有RS232C串行通信端口,它是通过外设通信口与上位机进行通信的,因此CPM1A需配置RS232C通信适配器CPM1-CIF01(其模式开关应设置在“HOST”)才能使用。1:1 HOST Link通信时,上位机发出指令信息给PLC,PLC返回响应信息给上位机。这时,上位机可以监视PLC的工作状态,例如可跟踪监测、进行故障报警、采集PLC控制系统中的某些数据等。还可以在线修改PLC的某些设定值和当前值,改写PLC的用户程序等.
分析设计法是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基本控制环节(单元电路)或将比较成熟的电路按其联锁条件组合起来,并经补充和修改,将其综合成满足控制要求的完整线路。当没有现成的典型环节时,可根据控制要求边分析边设计。
分析设计法的优点是设计方法简单,无固定的设计程序,它是在熟练掌握各种电气控制电路的基本环节和具备一定的阅读分析电气控制电路能力的基础进行的,容易为初学者所掌握,对于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电气技术人员来说,能较快地完成设计任务,因此在电气设计中被普遍采用;其缺点是设计出的方案不一定是*佳方案,当经验不足或考虑不周全时会影响线路工作的可靠性。为此,应反复审核电路工作情况,有条件时还应进行模拟试验,发现问题及时修改,直到电路动作准确无误,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为止。
2、逻辑设计法
逻辑设计法是利用逻辑代数来进行电路设计,从生产机械的拖动要求和工艺要求出发,将控制电路中的接触器、继电器线圈的通电与断电,触点的闭合与断开,主令电器的接通与断开看成逻辑变量,根据控制要求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用逻辑关系式来表达,然后再化简,做出相应的电路图。
逻辑设计法的优点是能获得理想、经济的方案,但这种方法设计难度较大,整个设计过程较复杂,还要涉及一些新概念,因此,在一般常规设计中,很少单独采用。其具体设计过程可参阅专门论述资料,这里不再作进一步介绍。